又一位医界大咖离开体制创业了!-有来医生访谈陈向东教授

陈向东是杭州人,出生于医学世家

年过半百,辞职创业

医生创业,谈理想的很多。但以陈向东这个年纪,再来谈“理想”,或许在很多人的意料之外——出生于1967年的他,已经50多岁了。

陈向东是杭州人,出生于医学世家,从小耳濡目染,长大后也走上了学医之路。1995年,复旦大学医学院硕士毕业后,陈向东进入上海九院皮肤科,从事皮肤激光美容方面的临床及科研工作。这一干就是20多年。

“20多年来,做了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注射美容亚专业主任委员,在全国知名的医院做皮肤科主任。”用陈向东自己的话来说,已经是“名利双收”了。“在这个时候选择辞职创业,原因很简单,我想做点不一样的事情。 ”


公立医院做医美,遇到了瓶颈

欧美国家的医生是可以自由执业的,而我们的情况则相反。“医生被固定在体制内,不能随便流动。

当然,体制内有体制内的好处,公立医院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好地方。“我从一个小医生慢慢成长起来,在医美领域取得的成绩,跟上海九院给医生创造的环境有很大关系。”陈向东表示,九院整形外科全国闻名,也一直是九院的特色学科。因此九院对医美一直非常支持。“但相比较之下,十多年前,其他一些大医院的领导观念还是比较陈旧,认为皮肤科医生就应该看皮肤科的病,医美这种事情,不是公立医院该干的。”

“在公立医院做医美,到了一定程度会遇到执业上的瓶颈。”陈向东坦言,从国家层面来看,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,就是要回归公益性。“将来公立医院主要承担两个方面职责:一个是作为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,起到教学作用;另一个以基本保障为主要职责,也就是‘保基本’。”

“而相比较之下,包括医美、口腔在内的非基本需求,是生活水平到了一定层次后才出现的,还是以市场为主要形式。”陈向东认为,在这样的情况下,医生在公医体制下,会遇到执业上的瓶颈。“公立医院医生待遇问题和未来发展前景,短时间内难以得到解决。走出去的想法,是大多数医生都萌生过的念头。”

医美市场很大,但水很浑

陈向东创业的前提之一,是医美市场很大。

与行业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我国医美医生缺口巨大。如2014年数据显示,中国美容注册医师2800人,每百万人中(15-64岁)注册医美医师为2.8人,而这一数字,韩国是中国的20倍,日本也是中国的10倍。

市场增长之外是医美市场的不规范化。“作为医学行业中的分支,医美的特点是它既具备医学属性,又具备消费属性。”陈向东表示,虽然市场很大,但医学美容市场现状却不容乐观。由于行业火爆,利润奇高,创业者和投机者大量涌入,行业的水越来越浑。

“主体在做医美的人不是医生,而是生意人,这个行业怎么能健康起来呢?”陈向东告诉“医学界”,自己离开体制已经大半年了,他认为目前国内医美行业常有不尽如人意的负面新闻传出来,行业的不规范性导致一些所谓的工作室、美容院等非正规机构大量涌入,求美者不清楚医美操作者不专业存在的风险,以为打一针谁打都可以,因此常常酿成悲剧。

与此同时,国内医美专科医生服务意识不足,导致很多国内求美者流向国外。“我认为未来肯定会像国外一样,慢慢的,医生进入这个市场,终究只有医生进入市场,他才能把这个东西做好,回归医学的本质。”陈向东表示,“未来肯定是以医生为主体的医学机构才是比较健康的,我相信以后这种以医生为主导的医学机构一定会慢慢多起来,而且会更有生存力。”


让医生进入市场,回归医学本质

行医行医,医恰恰在于行。

近些年来,关于医生执业的新规定接连出台,医生集团、医生创业、医生多点执业在医学界屡见不鲜。医生自由执业,实现从“单位人”到“社会人”的转变,这才是医改成功的关键所在。然而,医生走出体制、自由执业,看似雷声很大,实际上勇于尝试的人依然凤毛麟角。

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?“体制内一些好的医生出不来,没有去办专业的诊所。”陈向东认为,一方面有政策的原因;另一方面也有医生自己的原因。“我们大部分人只懂医技,不懂得管理、经营和营销。我希望通过我的创业,能摸索出来一套模式,告诉其他医生从体制出来应该如何运作。”

陈向东表示:“我希望在我过去的人生中看到的公立医院的无奈和这个行业的乱象,不再只成为口中的抱怨;我希望用我的身体力行,尽可能改变医美现状,让它回归医学的本质。




沪ICP备2023031178号-1